Cdetoescpcdev
戒掉PC,免pc开发,cloud ide and debug设想
本文关键字:分布式IDE,cloudide,远程编码,远程调试,jupyter with visual debugger support
编程界有关于语言的圣战,OS之争,也甚至有代码编辑器是选择cui text ide还是gui IDE的选择的讨论。这次我们讲的是云IDE,其实,我们一直讲的是devops和云可视IDE这类服务端直接支持的开发部署,从《ellie可视化》到《docker as snippter空间》,从《一种设想:在网盘里coding,debuging,运行linux rootfs作全面devops》到《分布式IDE:osx一个完美的开发集中》,这些都是从不同层面去说的,毕竟这样一个工作要解决好多问题,而为什么要把开发做上云的理由也很明了:devops在云端,服务器环境入口网络好。我们也一直在寻求某种“免PC的开发”:如果把发布部署做上云了,如在《去windows去PC,打造for程序员的碎片化programming pad硬件选型》中所讲一样,我们甚至不需要一台PC仅需要一个平板就可以在云端构建,或者一个专用programmingpad,,实现戒掉PC把一切放到远端,免除本地重复部署,比如借助devops可以在一次性的虚拟沙盒环境中编程部署,干净,永远守护,开箱待用,,----- 它是云OS扩展一级的东西,与lnmp,openfaas云开发云部署同级,如果说后者解决的是部署前者解决的就是开发调试,当然也有将二者结合的,我们甚至谈到一种天然绑定debug设施的os和appstack结构(press esc切换运行态/开发态)。
云 IDE是新概念吗?不不不,早在 2010 年就有成熟的产品了,其实类似baota panel的文件管理器当cloud ide也可以,但是毕竟它缺乏真正的开发所需的一条路径上的东西。云调试与云编程支持。这里的技术是把IDE分布化,基础原理依然是设置协议(语言服务,调试服务API后端化)和前后端分开,这样前端可以ported到任何设备,《用开发本地tcpip程序的思路开发webapp》讲到,Api分离,实际上是从业务逻辑中分离了gui栈,这是一种经典的抽象,也是很久以前桌面界的编程方案了。其实web不是没有过前后分离,只不过很晚才将前后分离做到云函数和devops式建立api服务池的程度。
目前有很多实现,但我们接确到的大都就是jupyter和vscode online这二个,jupyter面向文档嵌入代码领域而vs code online面向真正的传统IDE在线化,它们二者都有明显的前后协议层支持。针对语言编程和调试。它们二者都可以与docker打通,而docker实际上是一个贯通开发部署综合的devops,所以与devops又有了联系。
vscode/vscode online
微软向云靠拢其营收已超过windows本身。github,azure,onedrive,vscode/vscodeonline都是例子,微软在 Build 2019 开发者5月份的大会上宣布了 Web 版本的 VS Code,即 Visual Studio Online Private Preview。在 2019 11 月 4 日发布公开预览版的 Visual Studio Online。
实现:
其实vscode本来就是一个分布式IDE和云化版本。(vscode本来一开始就是面向要被online的,它的插件设计规范中的Language Server Protocol,Debug Adapter Protocol就决定了,vscode的设计师一开始就是从分布式角度去做的,cdr的code-server就是这样的思路提出了web版的vscode,上面提到微软201911公布了 Visual Studio Code 1.40 版本,官方直接支持web搭建,只是没有code-server的完善比如它没有登入验证),前端上,从页面上直观地看,VS Online 就是一个 Web 版的 VS Code,vscode使用Electron(原来叫 Atom Shell),桌面vscode最初也是由atom而来,这使得前端很容易被ported到web,但这其实只是它的一个前端界面,而 VS Online 更强大的能力来自于vscode-server+remote development extensions,这里我们暂时把web或桌面那个editor界面称为前端,vscodeserver+remotedevelopment exs称为后端。
在vscode中,如果你使用了remote-devopment中的ssh组件(一般地,你用remote-ssh远程开发,用remote-container本地),会自动在远端下载vscode-server,这并不仅仅是打开远程文件这么简单(这仅属于工程组织文件托管范畴和代码托管),而是连IDE和插件服务都做在了远端了。------ 单纯的remote-developer是一个插件包,是用了同步/打开远程文件用的。在vscode的插件搜索栏中,搜remote插件出来的东西多得你理解不透。大部分是解决代码托管一类的,解决类似在wxsdk tool云函数同步到后端的功能(tencent-cloud-vscode-toolkit),git可能是提交工具也可以是代码空间也可以是工程文件组织器。比如remote-github(注意到云函数和一些git平台,都有ide,只是git配ide白瞎了,因为没有调试的可能性。不过,虽然目前只是在测试阶段,微软已经实现了为github集成了基于vscodeonline的不离开页面的沉浸式webide,github人类的代码基因库结合全能可用的webide,这是极佳的整合和创新。),你要的那种网盘文件。codesnippter空间也有。类似google colab 网盘挂载。------ 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后端插件管理和其组成的那个IDE(ide是由大量plugins组成的嘛)服务,这正是vscode-server。只是架构上,,这个vscode-server,被没有被做成统一后端,vscode-server不能按版本单独部署,必须要用一个vscode-server-client来唤起部署,vscode-server按需部署必须至少绑定一个front。这二者不能随意组合,也没有配置项将IDE前端和vscode-server连接起来,所以,没用到远程插件服务的情况下,本地vscode开发并不需用到(比如,同为remote的remote-container并不需要用到vscodeserver?)。
所以,不满足桌面?不想使用浏览器?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,由于它的前后端分离,可以将vscode online接入后端云开发环境(或本地模拟出来的“远程”版本,不过这样失去了云存储和云开发的某些意义)把它变成vscode。同样可做到类本地vscode效果。。而vscode online是前后可分离,服务端可以是本地模拟的也可是真正远程的,更自由,允许桌面版连接服务端远程开发,不局限于web as front,当然如果可以你也可以定制出你自己的vscode online。如果你想任意组合这二者,实现"让web/桌面vscode统一remote后端"的功能:比如,你想在本地搭建一个GUI前端(仅把它当editor front),却想调用后端的ide服务和插件,最终是为了编辑开发托管代码,或调用远程docker里面的应用呢,这当然也是可以做到的,1,自建codespace服务器(可以把它理解为桌面那个editor前端+vscodeserver),在目标机器上安装 VS Code,搜索Visual Studio Codespaces (formerly Visual Studio Online)安装,并命令中注册,它的原理应该也是部署了一个vscodeserver。2,可以在远程直接安装github/cdr/code-server的那个web版,然后查看它带的codeserver版本,来决定本地桌面端可能会用上的版本对上,file->about->help可以看到它采用的code-oss版本和commitid。(2比1好,毕竟自带一个web前端是最基本的,桌面和移动端可以作为额外项添加)
这样你可远程同步代码 + 本地调试,远程托管代码+远程调试,也可本地代码+本地调试(vscode itself),也可以本地代码,远程调试。当然也有对接重量级docker和devops的。甚至上面谈到的“一次性的虚拟沙盒环境中编程部署”,代替程序员日常的维护多个虚拟机完成不同开发工作的需求(还记得程序员下班不关机这梗吗)。这就是remote Container。
vscode/vscodeonline开源在github,叫Code - OSS,其源码倒是没有缺失和阉割也有完善的构建支持(https://github.com/Microsoft/vscode/wiki/How-to-Contribute#build-and-run),mit的开源许可也很友好,但是vscode二进制本身是this not-FLOSS license 的并带了telemetry/tracking,而且其remote-development却是不开源的,且规定二进制vscode-server不能被打包(见https://code.visualstudio.com/docs/remote/faq,Can VS Code Server be installed or used on its own?Why aren't the Remote Development extensions or their components open source?)。所以,类似code-server,Che,VSCodium这样的公司和产品就只能自己编译源码。集成docker devops运营(https://opensource.com/article/20/6/open-source-alternatives-vs-code)。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98184765,code-server是vscode的魔改版本(基本上,code-server采用了vscodeonline里面的vscode-server组件+web前端,由于code-server必须要绑定一个前端,这造成code-server是前后一体放在远端只能web界面)。微软也有托管计划Visual Studio Codespaces。code-server也有。
体验:
这就要说到体验了,追求一种存储也在远程,而且最好一条龙开发部署都在远端的IDE。一切硬件无线和软件云化的云计算时代,讲究没有任何随身携带的东西,体验就跟使用云笔记一样(云上存储空间和执行空间全包,作为后端,前端只需要要一个GUI,前后端通过协议跨架构交互)因此在PC和手机上都有支持。云IDE这样的东西最讲究体验,体验是第一位的,比如它比本地版本不要落后太多。web端的肯定跟本地的前端,移动的前端会有区别,体验和技术上的
移动端有ios的Servediter(以前的vsapp),jupyter也有这类APP叫juno connect。macbook要arm化。也支持ipad开发,当然,功能可能稍微会有点受限。安卓端当然也有。这里的体验差别就更大了去了。
只是说实话我对ssh的稳定性很不放心。说实话它真不如一个网盘客户端(最好是一个类finder的集成在file explorer中),不过市场中也有cloudsync的插件。web端的体验其实还可以,只要不刷新网页后台一直websocket连着。
jupyter
jupyter notebook最初来自于julia和科学计算,叫ipython,后来发展成了通用notebook工具。以前,我们曾介绍过它也是一个devops。因为它可以结合docker形成binder这样的平台和工具。jupyter只是个notebook,最初它用用来写文档中的代码块。后来被作为语言学习平台。不是面向生产和真正的IDE的。这类产品是cloudide,比如vscode/vscodeonline,VS Code 也有对它的支持:Jupyter Notebook Editor。
jupyter也是前后端分离开发的典型,它有一个协议系统,这种分离使得前端可以不限于webasfront,也可以是mobileapp。甚至小程序这种嵌入前端。比如第一步要将语言发展为repl(脚本语言天然有repl,而cpp这样的要借助一定手段或现有产品变通。如cling),然后按jupyter的语言kernel协议写成插件接上jupyter。
它也有很多泛化产品:如接上docker的binder,如基于jupyter notebook的jupyter book(注意名字区别),叫可执行的markdown(就是在md中嵌入ipynb片断,或者理解成在ipynb中写markdown),进一步可发展为利用云snippter笔记写blog,可导出整书pdf(我还没找到按toc能整书生成pdf的产品,那就成word了,gitbook算一个)。
还有如基于jupyter的可视调试:jupyterlab/ debugger。当然它也是分前后端和协议实现的。这就一步一步走向了真正的cloudide的段位了。
如果说上一代jupyter是面向文学编程和科学研究的,下一代是称为Jupyterlab的产品就有点ide的味道了,有Elyra这样的产品了。
下一文探索发明lang.sh:把jupyter with debugger supporter和code-server整合安装在minstackos
(此处不设回复,扫码到微信参与留言,或直接点击到原文)
minlearn.org,tg: minlearn_1keydd,本人长期接有偿付费dd。不会D的,和要定制镜像的都可以t我